垃圾中转站的臭气来源主要包括流动源和固定源两部分,流动源是垃圾车进出时由于车辆的密封性差或外表不洁所散发的臭气;固定源是由于垃圾收集车进行卸料作业时由于压缩装箱时垃圾的暴露而散发的臭气,垃圾中转站的臭气具有浓度低、排放量大的特点。
垃圾中转站恶臭气体含有20多种恶臭物质,有18种挥发性气体,不饱和烃类2 种,芳香族化合物10 种, 卤代烷烃2 种, 酯类\醚类2 种, 裕烯2 种,臭味气体主要
含硫化合物,如H2 S、SO2、硫醇等; 含氮化合物,如NH3、胺类、吲哚等; 卤素及其衍生物,如Cl2、卤代烃等; 芳香烃及含氧有机物,如醛、醇、酮及酚类等等。经检测垃圾转运站厂界恶臭浓度日均0.264mg/m3。
氨气和硫化氢的嗅觉阀值很低,即便浓度很低也可以带给人们严重的感官刺激,毒性较强。其中氨气的嗅觉阀值为0. 1ppm,H2 S的嗅觉阀值0.0005ppm。此外苯、甲硫醇和乙醛等垃圾转运站常见的有机污染气体,自身也带有很严重的刺激性气味,嗅觉阀值也比较低。垃圾转运站中的常见臭味气体,虽然单个气体浓度不一定超过《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但是各种臭味相互叠加,会产生很强烈的刺激性臭味,严重影响环卫工人和周边居民的身心健康。下图是某垃圾转运站恶臭气体检测数据:
高能离子氧除臭技术是当前垃圾中转站常用的一种除臭技术,该离子发生器采用了BENTAX的离子管放电形式,在电场作用下,离子发生器产生大量的 a 粒子,与空气中的氧分子进行碰撞而形成正负氧离子。正负氧离子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氧化分解甲硫醇、氨、硫化氢等污染因子,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后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水以及其他稳定无害的小分子。 同时氧离子能破坏空气中细菌的生存环境,降低室内细菌浓度。带电离子可以吸附大于自身重量几十倍的悬浮颗粒,靠自重沉降下来,从而清除空中悬浮胶体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双离子净化系统能耗低,运行稳定,安装、操作、维护便捷。适用于垃圾转运站卸料车间、压缩转运车间除臭净化,可以采用主动式离子新风送风到垃圾转运车间除臭净化,也可以通过收集风管收集臭气后末端离子除臭净化,达标后排放。
植物液除臭技术也是经常应用于垃圾转运站场合,植物液除臭包含空间雾化除臭、植物液洗涤吸收除臭以及本源喷洒除臭三种形式。植物液除臭技术具有安全无毒性、无二次污染,除臭效果明显等特点。常应用于垃圾转运站卸料大厅,压缩站卸料槽不容易收集的空间雾化除臭。结合离子氧送风净化技术可以达到很好的除臭效果。
1、主动离子送风净化案例: